首页 » 行业声音

微众银行区块链首席架构师张开翔:区块链在金融业的应用和开源生态建设

时间: 2019-04-16 16:09     浏览次数:174    来源:未知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通信学会、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金融工作委员会、金融科技创新联盟、深圳市商用密码行业协会承办、中国金融信息网协办的“2019中国国际区块链技术与应用大会”在深圳成功召开。微众银行区块链首席架构师张开翔出席大会并发表主题演讲。


微众银行区块链首席架构师张开翔

以下为张开翔发言实录: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好!

我们是一家互联网银行,目前没有门店,主要在线上开展。我们银行的特点是非常具有科技氛围,研发人员占到全行人数一半,展开ABCD多方面的金融科技研究,Blockchain也是我们重点投入的领域。

重点介绍一下FISCO,即金融区块链合作联盟,简称金链盟,2016年在深圳成立,现在已经遍布全国,基本都是持牌机构、大型互联网公司和科技公司等,这个联盟的使命是使区块链技术能够得到更快的发展,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联盟成立了开源工作组,采用开源及社区方式推广区块链技术。我们的研究也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指导,我们参与了工信部组织的标准编写,以及参与主管部门的一些重点的研究项目,在应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研究心得,接下来跟大家展开交流。

我们做的区块链是联盟链,联盟链和公有链概念前面说了很多,就不展开了,联盟链最重要的特点是去币化,主要是基于区块链的底层技术展开研究,兼顾金融稳定和金融创新。

从金融角度抽象一点看,为什么要用区块链?因为需要多方协作。现在社会上各种资产越来越数字化,理财产品、基金等资产已经数字化,甚至房产、一头牛、一只鸡都可以数字化,数字化后首先要确权,说明这个资产是谁的,是谁的谁才可以动用。金融界有句俗语叫流通才能创造价值,资产进入市场面临流通,要先定价,定价可以由你自己定也可以由第三方定,也就牵涉到多方参与。流通过程中,需要保证一致性、事务性,交易要么成功要么失败,无论是哪种情况,交易相关方看到的帐都不存在差异,帐应该是平的。如果交易过程中产生纠纷,那么需要仲裁、司法、监管介入,这样整个商业链条非常长参与方会很多。看起来区块链是解决多方协作痛点非常好的解决方案,区块链的特性大家说了很多,包括难以篡改、高度一致、可追溯等等。我们用这个技术还是为了解决业务问题,目的是提升效率、规模和体验,降低的是金融领域里非常关注的风险以及成本(三升两降)。

接下来介绍一个术语叫分布式商业。现在很多行业的运作都是有多方参与的,多方地位相对平等,各方的资源、能力是互补的,有的机构有渠道,有的有用户,有的有技术,有的负责监管审计。多方机构的合作过程中,追求公平、公开、透明、高效率的运作方式,对应区块链上,共识算法加智能合约是可用于定义规则、并保证自动执行的典型的技术。

回到商业领域,要完成商业关系的构建,首先是身份认证,比如KYC,要了解用户四要素,生成大家可以认可的帐户,然后在交易中需要有公共账本,来记录大家认可的账目,还需要可信的数据交换,消除信息不对称。这三部分能力是基础设施,基于这些基础设施上可进行更多的业务创新。我们认为分布式商业的趋势使分布式技术成为重要的需求,而区块链就是分布式技术里典型的存在。

首先讲下身份认证,这张图很有意思(见PPT),和前面专家的图虽然细节不同但结构是差不多的,说明我们对分布式身份的理解应该是比较一致的,所以看起来我们跟各位专家已经在PPT层面达成共识,剩下就是写代码的事情了。

分布式身份有几个部分:一是认证者,比如公民的身份,大陆就是公安局,在澳门、香港也有相应的部门管理。此外一个人还有许多属性,比如作为学生,我是南大毕业的,就有南大的学位证,其他的还有诸如医疗证明、职业能力证明等,都是我作为一个自然人的属性,这些自然属性有可能是来自我的行为,也有可能是来自社会已有的很多有公信力的机构发出来的一些凭据。一个人有身份,有资质,资质还可以会牵涉到信用,信用就跟金融有非常重要的关联性。

这个人有了属性和数据之后,他可以对数据进行自主的管理,现在都说个人隐私保护、GDPR条例,工信部去年也发布了个人隐私保护的标准,其中的关键的主旨是你的数据由你作主。人的数据为什么要管理起来,当然是为了在各种场景中去使用。我去超市可以用、图书馆可以用、公司入职可能要出示一些信息,比如入职时告诉对方HR我是哪一个学校毕业的,前一个工作是什么,背调也可能会问在你前一个公司的绩效是怎样的,除此之外我可能不需要告诉他更多的个人信息。隐私保护要求你披露的信息是很难可以画像的,今天入职,明天办潜水证等,数据在各种场景透露多了,是不是有可能可以绘制出你的个人画像?这在现有的互联网场景里可以很容做到,但分布式技术就要用一些隐私保护和密码学方法屏蔽掉这种可能性,切断数据在不同场景里的关联性,使得一个人的画像是做不出来的。但这个人在某个场景里的身份、资质、信用是可以回到认证方那里认证的,这成了闭环,信任得到了传递。既然要有多方传递,就需要协议,协议可以跟平台无关,平台本身是多中心化的,各自管理一些场景化的分布式身份。但平台之间还需要互通,如果不能互通就无法达成统一身份的效果。微众银行在去年加入了一个国际组织DIF,参考国际通用的协议,我们发布了一产品叫Weldentity,这个产品连接人、物,服务场景包括金融、政务。我们今年已经跟澳门开展一些政务、社会管理方面的合作。我们相信分布式数据这块以后大有可为,而且一定要互联互通,在这个领域做研究、做工程实施的项目,最终都会联合起来,成为分布式多中心的架构。

接下来的关键字是连接。我经常被问到5G之后区块链会怎样,物联网发展之后区块链会怎样。现在很多东西都在数字化,包括智能家居、交通信息。有个关键概念是边缘计算,移动化和物联网导致数据在不同地域和场景产生,对数据的处理会从中心往区域迁移,数据迁移和计算过程中需要保证可信、可验证,这个过程可以和区块链结合。

有了数据之后,就到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是有相关度的,区块链和大数据结合可以做一些联合风控、审计分析,和人工智能的算法结合可以做协同训练,训练的效果需要验证和激励审计。前面专家讲到数据的流通需要有激励,数据的使用也要被监管、被审核。区块链在这里起到连接作用,激励机构之间获取数据、共享数据,进行分析层面的协作,然后完成审计,这也是达成闭环。

我们之前业务摸索过程中遇到一种情况,跟前面招行专家讲到的差不多。我们做联盟链业务,可能出现一个业务就建一个链。去年有一个做存证仲裁的机构,在很多省市接入银行以及仲裁,就意味着一个仲裁机构服务十家银行就要接十条链,对营运成本要求很高,同时上这条链的角色不一样,有些是委员会,做运营和治理,有些只关注交易,有些是做取证审计。所以,在真正的商业环境里,协作关系有可能是一对多和多对多的,那就需要一个灵活的架构来降低运作的成本。一个大一统的单一账本不能满足现在越来越复杂的商业合作态势。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案是群组化、组态化、规模化的架构,根据不同的业务协作关系或者不同的角色,机构选择加入不同的群组,就像可以在聊天工具里拉个群聊一样轻松,比如一个联盟有200个成员,都加入了一个链,其中有5个跟你建立了商业协作关系,你在链上拉个小群组,群组有自己的共识和账本,然后就可以很爽快的进行业务。这个架构的好处是规模可控、隐私可控。我们经常在有些场景做业务时遇到隔离诉求,比如零售场景,两个商家进来,A商家不希望B商家知道或者介入自己的业务流程,比如分别的发放积分、优惠券等,这时候就可以将不同商家分到不同的群里做隔离。构建一个分层分组的纵深协作关系也是做长线运营很重要的基础。

经过几年发展,我感觉区块链概念很大,仿佛就是一个框什么都可以装,但真正实操起来区块链只是一个核,只是最底层的一部分,共识算法、区块数据都只是为了解决信任问题、协作问题的一些基础部件,在周边外围还有很多系统要去建设,比如说KYC和信息数字化、监管和司法支持、承兑和结算、还有海量数据存储的能力、高速计算能力等等,这才是一整套立体化架构,我们在区块链之外进行了很多周边系统的建设,这样才能支持真正的业务发展。

我们认为,经过几年的发展,区块链的基础架构趋于成熟,越来越多联盟链方案已经在运作和开源出来,基于联盟链平台,可实现身份、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基础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可以发布到一些云上,比如腾讯云,都有上区块链服务在跑,这使得建设成本更低、交付速度更快。基于这一整套底层架构,在顶层进行多方协作的运营会变得更快更轻松。

这是我们2018年运作的成果(见PPT),成果是基于FISCO BCOS开源社区的,有一些是我们有重点参与的,还有更多场景我们主要是做技术支持。社区的探索能力以及对业务的理解远超出我们的预期,很多场景是自然而然从社区长出来的,很多开发者只要有一个好用的基础的区块链平台,就可以根据他们对业务的理解、业务的把握和通过自己的资源运作,开发出自己的业务,甚至有的开发者都不用怎么辅导他,因为他本身就有很强的技术能力。2018年基于FISCO BCOS开发出的应用大概几十个,绝大部分进入生产环境。

乐观看,技术已经不是特别大的问题。在2019年我们相信有几个痛点问题,包括隐私、规模化、海量存储、监管科技都可以得到妥善解决。比如今年有几个机构宣称会发布可用的MPC的平台。在多链跨链方面,基于联盟链跨链,资产交换以及数据交换是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的,因为联盟链本身有一定的可信任背书,在安全性问题、性能问题都没有公链那么多挑战。海量存储放慢,我们最近版本发布了一个分布式存储方案,这使得链上的交易性能越高产生数据越多的问题得到彻底的解决,因为数据的引擎不仅仅是本地的,是可以灵活扩展的,甚至可以进入类似Hadoop、spark、数据仓库等更大的范畴,进行深度分析穿透性监管。

看这几个进度条(见PPT),技术还OK,不能说100分,70分、80分有了;应用还在蓬勃发展过程中,相对晚一点,进度稍微低一点。痛点是人才,有俗话说全世界能够徒手写出一条链的不超过200人,其中在中国的不少,毕竟我们投入很大支持很多,中国的区块链技术发展还不错,但总体人才量确实还是偏少,更缺的是具有前瞻性的创造性的业务人才,这种人才能把多方协调在一起、理清商业博弈关系、进行资源整合开展业务。就像现在已经有分布式商业的路,也有FISCO BCOS这样好用的车了,但需要老司机把这个车开起来,去做一些有价值的能够服务实体经济的应用。

怎么解决这问题呢,我的想法是首先让更多人进入这个领域,那就要极致降低进入区块链领域的门槛,极致到5分钟可以搭起区块链,在跟社区交流时发现有个痛点是搭条链可能要一个星期、一个月,成本很高过程很痛苦,有的人可能就放弃了。然后是怎么写智能合约、怎么开发应用,以及跑起来之后系统老是挂掉,要提升产品和运营质量。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技术方式、产品化方式解决掉。我们写了9万字的教材共享出来,还有图形化、模块化工具,帮助开发和运营,我们的目标是即使不需要写代码也可以运作区块链系统。

这些事情都是基于开源社区在运作,FISCO BCOS于2017年底正式开源,2018年运作了一年,目前参与者有几千人,实名参与机构有几百个,社区广泛跟高校、研究院等学术机构展开合作,期望是一:在学术上突破一些技术难点;二:在学生阶段培养更多的人才。

随着我们成员越来越多,成员之间在进行商业合作的案例也逐渐出现,越来越多应用在落地。我认为开源和社区发展是区块链技术推进的重要阶段,开源不仅仅是免费,也不仅仅是更安全,更重要的是生态,活跃的生态里可以自然长出很多有价值的东西。

展望未来区块链会发展成什么样,经常有人说联盟链是几家机构自己自嗨的东西。不是的,现在联盟链可能是正在发展的初期,会在身份、金融、司法、医疗、政府管理等各个领域先把一些场景构建出来,多个机构先跑通,服务一个区域,服务一些人群,最终这些链能生存下来,那就证明了生命力和积累了价值,自然会有跨链互通的需求,互通后可以服务跨地域跨行业的更大群体的用户,然后创造更大的价值,这就是以后联盟链的大愿景,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过程。

谢谢大家!


 

会议合作:

电话:010–58561510/1512

邮箱:vip@fintechc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