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开放银行丨孙中东:开放银行现状——零售成熟 对公业务尚在探索

时间: 2019-09-11 14:15     浏览次数:134    来源:未知

文/孙中东波士顿咨询资深顾问

 

      银行业正在快速迭代。以底层系统架构由集中式走向分布式为基础,业务逻辑由产品中心走向客户中心为服务依据,在互联网和金融科技的发展不断追赶下,我国商业银行或主动或被动的加快了开放银行的变革步伐。

从开放银行的概念提出到现在,银行的哪些业务已经实践了“开放”?对于形态规模各异、业务重点不同的银行来说,是否有必要一拥而上的开放?金融市场中的,银行、互联网平台、金融科技供应商,在以“开放”为名的变革中各自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孙中东表示,开放银行是指在科技驱动的基础上,对银行发展领域的渠道营销、业务推广、客户管理、产品打造、风险控制等全价值链的跨界连接和开放升级。金融科技驱动了开放银行的发展,不同的银行会在开放化发展的节奏上有差异,但开放化发展的趋势和结果应该是一致的,每家银行的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遇到客户规模、资产规模、财务指标等领域的瓶颈,开放银行的发展能在一定程度上突破这些限制。

从银行业务分类来看,零售业务板块在开放银行领域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不少银行特别是新兴银行在银行账户、支付结算、投资理财、零售贷款等领域进行了大量开放输出的实践,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及相对稳定的业务模式。银行业规模占比较高的对公业务领域,开放银行的发展尚处于探索阶段,随着金融监管的创新和发展,对公业务领域的交易银行和开放银行发展的模式和技术会相互借鉴和融合,对公业务的现金管理、供应链金融发展将会越发依赖于账户和交易数据开放共享和实时分析,这些领域开放银行技术都能够很好的支持,围绕线上交易的生态圈共建也是交易银行和开放银行的共同目标,相信未来在对公业务领域会有更多开放银行的探索和案例落地。

针对开放银行系统架构转变面临的问题,孙中东表示,传统银行走的是集中式交易处理道路,多数银行的核心系统采用了集群数据库架构。反观互联网企业系统的应用架构,他们为了提供高伸缩性、高变化的服务,普遍采用开源、横向扩展的分布式计算模式,如在Web 应用架构中普遍采用的无共享分布式架构。很多银行都在尝试从集中式向分布式架构的转型,然而银行系统对于资金账户安全性及交易一致性的要求远超互联网公司。银行的核心IT 能力必须保证交易一致性和高可用性,向客户提供可靠的金融服务。对于一个面向互联网的银行,合适的架构设计需要围绕业务对于数据的事务处理特性来决策,银行业务特性需要集中式和分布式的系统架构共存。同时银行的系统架构需要具有开放、外联、安全的特征,能够提供API级的接口服务,与其他产业相结合,吸引更多客户,构建以API为核心的全新生态坏境。对于商业银行,可以将其应用系统分为传统金融服务和面向互联网服务两类,根据集中式、分布式共存的复合型架构进行设计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