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9-09-11 13:53 浏览次数:74 来源:未知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 科技司原副司长 李晓枫
来源:2019网络金融技术应用与支付创新论坛
随着5G牌照的发放,5G网络即将在今年底至明年年初正式商用。5G商用将给银行业带来哪些影响?在7月12日由山东省支付清算协会主办,金科创新社承办的“2019网络金融技术应用与支付创新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原副司长李晓枫结合5G
技术的特点分析了5G技术对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影响。
一、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被动的银行
对于一个店面已经门可罗雀的行业来说,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银行反应迟钝,业务线上化、移动支付规模化快速演进,产生着致命性影响,威胁银行的商业模式,即通过网点获客和提供存贷汇金融服务。
银行服务是低频的、非场景化的,偏重于账务性、交易性服务,具有普适、规模经济性。但也一直存在着与客户缺乏有效互动,甚至于合规重于客户需求的问题。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经济产业崛起,银行原有商业模式的缺陷被放大,尤其是传统存贷汇业务,被BATJ们降维吊打,因为互联网恰是高频、嵌入场景和数字化的。
二、5G简述
5G是个“万金油”网络,能通吃所有用户不同的需求。对于网络特性要求(网速、时延、连接数、能耗等),依应用场景不同可模块化组网,主要技术优点:一是10Gbps的用户体验速率:eMBB;二是毫秒级的延迟:uRLLC;三是百万级/k㎡的终端接
入:mMTC;四是网络切片:把一张物理网络,按应用场景划分为N张逻辑网络。不同的逻辑网络,服务于不同场景。商业客户为了保证高服务质量的要求,愿意多付费,运营商就可以给切出专用的网络,保证其网络通信不会拥堵。
三、5G对银行的影响
5G将改变社会,银行也会再次改变。5G将会在银行网点、智慧银行、自然交互等层面产生一场革命。体现在网点布局、智能机具AI边缘计算导入、后台AI拟人化等方面,产生价值外溢效应。所以,5G的核心价值在于赋能人工智能与物联网,与银行
数字化转型目标取向一致。分析来看,5G三大技术优点和网络切片技术,对银行数字化转型影响,将会是正面性的。
网点过去基于光纤专网连接,将随着5G网络推广,逐渐淘汰。5G超低时延、可同时连接众多设备、分片技术等特点能保证设备安全直连云端,利于网点走向轻型化、智慧化。此外,5G随处可在,也利于网点低成本迁移与管理,利于网点布局优化,
智能化、轻型化。
2. 赋能智慧银行网点(开户、汇兑、开票、理财、信贷、资产管理等)
一是实现网点通信无线化、轻型化。各类设备经5G CPE终端汇聚直连云端,解决了传统局域网窄带、设备布线问题,利于网点机具AI边缘计算导入;二是实现自然交互体验。一方面5G+4K或8K超高清视频常态化,另一方面承载在云端的算力得以低
延迟传输至设备或终端,将改变目前柜员机人机体检方式。高清视频+AI,使得自然交互流畅化、接近面对面的效果。
3.云计算服务、AI服务拟人化,线上小额信贷普及
一是银行网点人工服务,大多为标准范式的,5G时代,将会加快分离至前后台交互处理。前台智能柜员机、终端(5G手机),AI边缘计算功能普及,推动自然交互体验、客户自我引导服务;二是基于大数据的AI深度学习解决方案,结合并采用后台
人机合作,提供虚拟专员、虚拟客服模式。一对多、多对多,与数量众多终端(5G手机)、柜员机自然交互,推动金融服务主动、精准;三是线上小额信贷普及。目前,微众、网商、平安及建行等机构,针对特定平台生态供应链或信用人群,能实现
快速放贷,也有了大数据画像、征信+反欺诈风控、智能审贷平台。5g+物联网+区块链,非常利于实时收集应收账款、动产低押的“态势感知”信息,优化信贷流程、产品层次分级,推动线上信贷普及。
4.加速开放银行发展
高速的5G网络利于快速组建朋友圈,利于开放银行Api、SDK(涉及支付结算、现金管理、信贷、资产交易等),方便快捷融入电商、商旅、供应链等生态平台,扩展金融生态。
5.物联网(IoT)金融加快显出
万物互联会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的普及与体验革新。如支付终端、零售设施、公交地铁、高铁闸机等场景,已向全实时在线发展;5G高清视频传输条件下,信贷动产抵押“态势感知”信息易于实时收集。IoT设备间的智能交互、交易,为支付与金融服
务的场景渗透打开了新的空间。
总之,数字化转型、跨界融合、开放共享,已经落地成为商业银行转型(尤其是零售业务)的必然之举。以往的分布式开放架构+大数据+AI技术,现在加上5G,是赋能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先进技术工具。但也要看到,从监管的角度,即使业务本质上
可以通过技术不需要面对面办理,但出于风险合规的考虑,依然不允许无人参与的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