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此背景下,由金融科技创新联盟、浦发银行和邮储银行主办,金融智能专业委员会承办的 FINTECH创新论坛(第四期)暨金融智能专委会第一次工作会议于11月9日浦发银行信息中心成功召开,主题聚焦“人工智能在金融行业的应用探索与思考”主题。来自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工商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国泰君安证券、光大证券、中再集团、上海华瑞银行、华为公司、微软(中国)、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腾讯公司金融产品创新实验室、上海数据交易中心、中金数据、第四范式、弥财投资等领导、专家近50位嘉宾齐聚论坛,跨界交流,共话智能金融的现状、未来发展趋势、监管科技的探索,以及金融风险的防范。
金融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长、联盟金融智能专业委员会主任、浦发银行信息科技部总经理蒋瞳主任主持了此次论坛,并做了《浦发银行在金融智能领域的探索情况及相关思考》发言。蒋瞳副理事长表示,中国金融智能发展正呈现服务智能化、业务智能化、风控智能化趋势。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助力精准营销,为线上线下市场协同提供加速度;推进智能服务,全面提升客户服务体验;支撑智能风控,树立起一堵全面风险防护墙。人工智能已经成为金融机构创新转型的新动能,将给传统金融机构的运营和服务带来巨大变革,甚至重塑新的商业模式。面对已然来临的科技金融浪潮,金融机构应当主动作为,积极拥抱新技术、新思想,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带来的移动化、实时化、智能化,巩固提升自身服务优势,促进自身经营转型。在全行业共同努力下,人工智能将为金融业的发展、为数字普惠金融提供强大活力。
蒋 瞳
金融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长、金融智能专委会主任
浦发银行信息科技部总经理
金融科技创新联盟指导委员会主任、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原司长陈静在论坛作了重要讲话。他表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金融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明确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要主动防范划界;国务院出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要求建立风险的智能预警防控体系。他强调,积极推动AI在金融风控中的应用是大势所趋,但金融机构要重视金融风险防控,尤其要重视智能金融风控,要尽可能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金融风险控制方面的应用水平;要重视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应用的合规性,监管层提高重视。他认为,虹膜识别是智能金融科技的突破点,建议金融机构格外予以重视。他建议,加强云计算大数据等基础平台能力建设,注意应用风险的防范,适度开放数据,加强金融科技人才梯队的建设。
陈静
金融科技创新联盟指导委员会主任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原司长
金融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长、金融网络安全专业委员会主任、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总经理俞枫做了《从美国的创新机制看券商IT资源获取能力的建设》发言。他说,美国采用多元化的资源获取方式构建了良好的企业创新生态链,形成了一整套以前沿科技为核心、快速孵化和商业转化科研成果的成熟的创新机制“研究-创业-投资-产业化”。该机制具有强大的内生动力,企业通过兼并或上市实现资本增值兑现,创业成功率超过30%。而国内的现状是:行业普遍把IT视做业务的支持者或者合作伙伴,IT对企业创新发展还未起到主导作用;技术获取的来源以供应商产品为主,缺少一手技术获取机制,较难凸显出自身的核心技术竞争优势;IT实现了局部系统架构的开放性,但企业级系统架构具有一定的壁垒,不利于前沿技术的快速吸收整合;采用传统的IT人才引进和管理体系,对高端IT人才吸引力不够。他建议,券商应该构建多元化的前沿科技引进模式,开辟掌控“一手技术”的途径,形成金融科技核心竞争力;建设企业级开放架构,实现对异构、新兴金融科技的快速融合,迅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建立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端金融科技人才引进机制,并为其施展才能搭建广阔的舞台。
俞 枫
金融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长、金融网络安全专业委员会主任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总经理
金融科技创新新联盟副理事长、金融分布式架构专业委员会主任、交通银行信息技术管理部副总经理张漫丽在发言时表示:对智慧金融起基础架构和支撑作用的是大数据,银行经过多年沉淀积累了丰富的海量数据处理经验,但数据来源有限、条线化管理等条件限制使传统金融机构面向大数据方向改造遇到困难,同业在此方面的探索可分享交流。智慧金融普遍面临人才储备荒,可与互联网公司、高校、研究院所加强“跨界”合作,强化即懂技术又懂金融的复合型人才队伍的培养。从大数据、同业角度讲,监管数据、同业数据、第三方数据的分享即是大势所趋也是困难的课题,希望联盟有所作为以使数据发挥更大作用。她建议,一是建立数据应用标准,扩展数据分享实践,降低使用数据成本;二是制定数据应用脱敏相关规范,明确监管要求边界,真正保护客户隐私;三是借助联盟等平台,促使同业及其他行业数据多一些共享,建立安全可控、广泛分享的数据生态圈。她呼吁,在人脸识别、身份识别等新型人工智能技术制定一个统一的、可遵循的、明确的行业应用标准,在严控风险、确保合规的前提下,稳妥推动相关领域的先行先试。
张漫丽
金融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长、金融分布式架构专业委员会主任
交通银行信息技术管理部副总经理
金融科技创新联盟秘书长江艾芸在会议中做了致辞发言,她肯定了本次论坛的重要意义。她认为,在党的“一大”召开之地上海举办的第四期FINTECH创新论坛暨金融智能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具有特殊意义,同时也是金融科技创新联盟和金融智能专业委员会在切实贯彻十九大报告“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针对联盟成员单位提出当前金融科技人才匮乏的情况,江艾芸秘书长表示,金融科技发展快速,但金融科技行业是一个高门槛、高标准、高流动的特殊行业,企业对金融科技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行业人才队伍建设迫在眉睫。近期,联盟即将组织开展“金融科技(金融智能)--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与创新”高级研修班,邀请来自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斯坦福大学等机构的主讲专家,以及知名企业从事AI研发与应用的专家授课。为满足企业金融科技人才持续发展需求,联盟秘书处将成立金融科技人才培训中心,集聚行业教育培训资源,积极搭建金融科技行业培训公共服务平台,实现行业人才培养的专业化、系统化和规范化,更好的服务成员单位人才发展需要。
金融科技创新联盟秘书长 江艾芸
金融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单位代表,中国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高级专家王晓平做了《人工智能在金融行业的应用思考和探索》发言。他说,机器智能时代来临,很多传统的行业都采用智能技术实现升级换代,人工智能已经走入你我身边,也已经逐渐渗透到银行的不同领域。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普惠金融的经营导向、高效精准的经营决策需要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高性能计算、算法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人工智能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创造发挥真正的价值。基于高维离散LR算法的E支付欺诈防控、基于图分析方法的信贷风险传导预测、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信贷企业舆情(文本)风险事件识别,可以有效提高智能风控水平。数据是未来商业竞争的最重要的资源,智能方法可以在银行的各个领域改进业务流程、优化用户体验。银行的各个领域如使用智能方法,将构筑起全新的智慧银行。
金融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长、金融智能专委会主任委员联席单位代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信息科技部副总经理呙亚南作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金融科技创新实践》发言。他表示,邮储银行作为中国领先的大型零售银行,拥有中国商业银行中最大的分销网络、客户基础和优异的资产质量,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金融服务是我们前进的动力,随着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邮储银行正积极布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领域。区块链托管业务系统邮储银行上线一年,有效提高了资产托管业务的工作效率,目前正在进行区块链基础平台升级,并同步推进区块链技术供应链金融的应用。人工智能方面,邮储银行正在建设基于金融工程的智能投顾、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客服和统一生物识别平台。同时,他提醒对于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目前所能发挥的作用及限制我们应理性看待,不应盲目夸大其效果。
金融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代表,中国光大银行电子银行部副总经理熊福林在发言时提到,现在人工智能对银行来讲,不是要不要用的问题,而是怎么用、怎么标配的问题。建议联盟下一步将人工智能作为重点,在资源、数据、平台、风控等方面形成共享机制,如基础数据的采集、基础平台的应用等,能否采取合作共赢的机制,并按照商业规则相互支付一定的费用,在确保数据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共同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并向与会代表发出邀请,希望共同探讨和交流人工智能在银行手机移动端更深层次的应用,共同为客户、为银行、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中再集团处长潘元做了《人工智能与保险应用》发言。他认为,保险IT建设面临巨大的挑战与机会。人工智能给保险业带来了深度变革,优化了保险业的营销模式,改良了保险产品的定价模式(寿险定价:识别客户准确的生理年龄作为定价基础,制订精准保费;车险定价:基于客户行为习惯降低车险定价中的逆向选择风险,最大化客户利益),变革了保险业核保核赔模式(实时性、自主学习)。基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承担社会责任,中再集团将通过人工智能建设实现自身的业务突破,助力保险业发展。
微软副院长于伟做了《金融企业如何搭建自己的人工智能平台》发言。他说,企业数字化转型缺乏有效的智能算法和智能平台把大数据转化成知识、决策、企业价值。人工智能落地面对诸多挑战:系统搭建方面,还需要各种监控、预警、诊断,以及端到端的业务对接;人才招聘方面,从系统搭建到业务对接、交互设计、大数据运算、模型训练、模型上线、效果测试,再到连续运维、搭建AI系统需要一个全面的团队,中间任何环节的人才缺乏都会带来很大的挑战;模型上线方面,维持准确度,整个闭环由多个息息相关的模块组成,模型需要持续不断的更新和维护,从数据训练集和测试集准备到特征值抽取、模型选择、模型评价(线下和线上)、模型实施、模型更新,任何步骤出问题都会造成失败,AI系统监控难,出了问题难以检测与诊断,线上线下不一致非常容易发生;效果提升方面,需要对业务有深度了解,对数据有足够的洞察和智慧。他建议,聚焦小而重要的项目切入(建议从知识图谱开始),培养自己的团队(包括技术、业务和桥梁型人才),与专业公司合作,允许试错。
第四范式咨询合伙人柴亦飞做了《人工智能在金融行业的应用探索与思考》发言。他分享了人工智能在金融行业应用探索的经验,介绍了构建商业AI能力的五个要素,并从数据、模型能力、平台能力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构建企业级数据智能核心,为银行创造全新价值。包括开源和商业产品优势相结合互补的平台化建模能力,高可用、易投产的AI模型服务能力,面向业务场景需求的高性能决策引擎,AI能力的企业级私有云化和容器化,面向AI的数据管理等。
腾讯金融创新实验室高级总监夏凌云分享了腾讯在AI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腾讯在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自然语言处理、规划决策系统、大数据/统计分析等技术方向和算法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突破,部分研究成果呈现在近期发布的微信小程序“AI体验中心”。腾讯近期在合作伙伴大会上发布了AI开放战略,“AI IN ALL” ,透过AI的技术将个行业接连接起来,让AI的技术价值得到发挥。夏凌云提出,希望和与会代表在金融领域,如身份识别、智能客服、智能信贷、智能投顾、智能安全和智能监管等方面共同研究和合作,推进AI在金融领域的创新突破。
讨论环节,与会代表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形成一致意见,即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还表示,参加本次论坛收获颇大,希望常有这样的交流机会,愿在金融科技创新联盟的带领下推动中国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应用事业的腾飞。
最后,金融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长、金融智能委员会主任、浦发银行信息科技部总经理蒋瞳对领导和嘉宾在论坛发言进行了总结,并表示会将发言及讨论内容变为物化成果,以求共享。
会后,与会代表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