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7-09-22 15:24 浏览次数:170 来源:未知
2017年9月20日上午,2017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网络安全技术高峰论坛“大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分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本次论坛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办,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上海市信息安全行业协会承办,上海数据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上海大数据联盟协办。
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主任魏昊、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戎之勤出席分论坛并致辞。政府部门代表、企业代表、行业专家、机构代表、学者、媒体等200多人参与会议。
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主任魏昊指出,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国务院去年印发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纲要》强调大力推动政府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开放共享,加快政府信息平台整合,消除信息孤岛,推进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增强政府公信力,引导社会发展,服务公众企业。但大数据发展同时,带来了一系列诸如个人隐私受到侵害等安全问题,而通过认证手段评价数据安全保障能力是推动大数据应用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戎之勤在致辞时,代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随后,他介绍了上海在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成果及大数据安全保障的工作布局等。
他指出,大数据时代,每个人都是数据的贡献者,同时也是数据安全的关联方。正如习总书记网络安全观所阐述的:网络安全是共同的而不是孤立的,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责任。大数据的安全问题涉及各方面,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
主旨演讲环节在上海大数据联盟常务副秘书长马慧民主持下进行。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大数据流通与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大数据政策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高富平提出了“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新思维”,指出应当建立民事、行政和刑事多种手段,国家法治和行业自治协同的全面的个人信息保护体系,在保护个人权益的前提下规范、安全、有序地利用个人信息,释放大数据的红利。
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主任郑磊指出目前亟需在数据开放与安全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探索通过分级分类、差异化、精准化的风险管理,既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放的进程,又妥善保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法律法规明确不能开放的数据资源。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网络身份技术事业部副主任胡永涛介绍了“网络电子身份与大数据流通安全”。随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与上海数据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现场举行“数据流通xID标记技术”合作签约仪式。
xID标记技术组合了数据分类规则、不可逆标记生成、传输控制等多项技术;使得交易数据无法识别个体且不能复原个人信息,形成的无特定标识的个体标记数据,即“无脸数据(Face-off data)”。同时,基于真实应用场景,在数据流通规则控制下,在线实现数据的合规按需获取。
xID标记技术由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与上海数据交易中心共同研发与运营,结合了“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的网络电子身份标识(eID)技术与上海数据交易中心数据流通技术与运营规则,为数据流通领域中的个人信息提供完整保护和安全利用的解决方案,为个人信息安全保驾护航。
本次分论坛还举行了圆桌论坛,由京衡律师集团上海事务所律师孙英主持,围绕“大数据环境下中国个人信息保护的挑战和机遇”这一话题,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德良、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网络安全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黄道丽、腾讯研究院法律研究中心秘书长柳雁军、天元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律师方有明、文汇报记者张懿、上海市数字证书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崔久强等展开了热烈讨论。